【曙暉專題】耶穌會:百年經驗 自由通識 作育全球

耶穌會:百年經驗  自由通識  作育全球 訪談中,關教授多次分享自己就讀耶穌會大學時的經歷,非常欣賞耶穌會的自由教育,到底自由教育教什麼? 你對耶穌會認識有多少?

法國巴黎?利馬竇入華?依納爵靈修?IHS標誌?還是,華仁書院?提及耶穌會,很少人馬上聯想到「教育」一詞。然而,耶穌會其實是環球教育團體,自其於1546年成立以來,在全球各地建立了數以百計的學校,其中耶穌會教育為人所共知的特色之一,便是其提倡的「自由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圖片5:利瑪竇宿舍網絡圖片-764x1024耶穌會在世界各地建立過百間大專院校,在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亦有營辦利馬竇宿舍及湯若望宿舍。

自由教育 見多識廣

「自由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可譯作釋智教育、文理教育或博雅教育。自由教育提倡學生不應只限於學習其本科知識,而應該廣博地學習不同範疇知識,著重培養學生的思考及表達能力。 現時香港的大學大部分實行專業教育,認為學生應該專注學習本科知識,不應過分涉獵其他學科知識,著重專業培訓,讓學生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務求學生畢業後可以馬上就業。 此類畢業生一般而言有較高機會得到聘用,而且獲得不錯就業前景,因此廣受學生及家長歡迎。自由教育正好相反,內容包括文、史、哲、藝術、數理、社會科學等等,由不同領域的老師帶領下進行小班教學,並不著重死背,而鼓勵學生廣泛閱讀、不斷寫作及辯論,從而磨練溝通及批判思考等共通能力,為日後發展打下基礎。 以芝加哥大學為例,經濟學本科生四十五科課程中,最少可以只修八科經濟,但其他範疇的核心課程佔了十八科,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等和自本科無直接關係的學科。 自由教育雖然並非職業導向,而且成本極高,卻廣受學生歡迎,採用自由教育的學院亦取得傑出成就。美國商業刊物《福布斯》(Forbes)的高等教育機構排名中,前五十名的學校中有多達三十所是採用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是耶穌會教育特色之一,成功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領袖。 然而,在香港是否真正可行仍然存疑。自由教育強調博學,要求學生學習大量本科以外知識;另一角度而言,是君子不能務本,又是否存在博學而不能專的隱憂? 固然,近年學位價值不及從前,不少人均會修讀碩士或多個學士學位加強競爭力,但學費不菲之餘香港生活水平高昂,不能裝備學生馬上就業的自由教育對家境清貧學生又孰利孰弊?

立足香江 尚需時日

2011年6月,耶穌會正式向香港政府教育局提出申請,表示有興趣申請地皮自資營運私立大學。前耶穌會總議會高等教育秘書。 安東神父(Ron Anton) 早前向公教報表示,這次香港籌辦耶穌會大學,是「由下而上」的決定,總議會是幫助協調全球耶穌會大學,他說:「耶穌會大學先由香港一批華仁舊生提出,他們與神父商量,然後經耶穌會省議會通過,再轉到總會核准。」

耶穌會亦已暫時委託著名耶穌會學院聖十字學院前院長,米高‧麥克法蘭神父(Michael McFarland, SJ)出任構思中的私立文理學院院長。

然而,耶穌會的籌備路上困難重重。據早前報導,有關計劃需要至少港幣四億元作啟動資金,而且,耶穌會最初屬意申請新界皇后山一幅前軍營的規劃地皮,但在最近一期施政報告發表後,教育局局局長已表示該塊地皮不會用作發展自資高等院校。

耶穌會其後透過華仁舊生會網站發表聲明,表示耶穌會於香港成立私立大學決心不變,繼續努力於2016年度建校,會考慮多個選址包括鹽田梓等地,相信耶穌會大學立足香港仍有漫漫長路。

耶穌會原先計畫申請的粉嶺皇后山地皮,除了政府改變該地用途一阻礙外,仍有其他問題。

即使政府再次規劃出教育用地,耶穌會仍要與其他辦學團體競爭;而且耶穌會策畫中的文理學院原先預計招收三千人,與教育局要求的八千人有一段距離,日後若與其他辦學團體再競爭政府地皮,相信未必有很大把握。

雖然前路障礙重重,但辦學團體卻摩拳擦掌,準備勇往直前、大展拳腳;問題在於,香港有需要成立天主教大學嗎?


補充資料:耶穌會教育

耶穌會在全球主辦231所高等教育機構、426所中學、187所小學、70 所職業技術學校,其中28間大學在美國。 2011年U.S. News& World Report 發表美國「最佳大學報告」,耶穌會屬下院校均悉數上榜。 耶穌會校友在世界各地貢獻良多,第112屆美國國會535議員中,便有54名來自耶穌會學府。 事實上,早於二十世紀初,耶穌會已於中國設立大學,1903-1925年間,曾先後創立上海震旦大學、天津工商大學及北京輔仁大學。 當中輔仁大學一直維持天主教背景,因國共內戰停辦十年的輔仁大學,1960年在由耶穌會和聖言會等修會聯同台灣天主教會復辦。 香港方面,雖然早期政府並不允許成立私立大學,不過耶穌會早於1929年已在香港大學創辦利馬竇宿舍,其後亦在中文大學興建湯若望宿舍。 除專上教育外,耶穌會亦於1932年接辦華仁書院。為成立文理學院,耶穌會出版了「卓越‧全人—耶穌會教育系列」書籍,包括《足跡天下》、《兄弟同盟》及《華仁主場》,有興趣了解耶穌會教育的讀者可以參閱。

圖片6:九龍華仁書院網絡圖片1-1024x768
圖說:耶穌會在1932年於創辦人徐仁壽手上接辦華仁書院,並演變成今天的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


 

下一篇:天主教大專:傳統?過氣?孰利孰弊? —專訪聖神研究中心執行長林瑞琪博士

相關專題:

【曙暉專題】耶穌會:百年經驗  自由通識  作育全球

後記:香港天主教大學—需要?值得?可行?

荊棘滿途 望風而起  —細看香港天主教大學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