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亞美尼亞東方禮 共融的大公教會 |岑朗然

求同存異:亞美尼亞東方禮 共融的大公教會 |岑朗然

文:岑朗然

 

在去年救主慈悲主日,教宗為阿美尼亞大屠殺一百週年舉行紀念彌撒。其中一個畫面令人注目:阿美尼亞禮宗主教並二十位屬下主教與教宗共祭,而同時有兩位宗主教(Catholicos)以及阿美尼亞總統參禮。

 

阿美尼亞是全球首個接受基督信仰的國家(301年),擁有悠久的歷史。阿美尼亞教會和其他大部分在東方的教會一樣(包括希臘正教會以及其他東方教會),和羅馬並不共融(5世紀的迦克墩大公會議時分離)。直到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時,部分主教開始嘗試與羅馬重新共融,但直到十八世紀才建立正式的共融制度,建立了亞美尼亞禮的教會。

 

與羅馬共融的東方教會在神學基礎及禮儀上和羅馬教會有所不同,同時在神學上本源有異。教廷特別為此類教會建立東方教會部,以作管理(與主教部/萬民福音部相近)。他們有高度的自治權,各自治個別教會(Autonomous Particular Church)的宗主教有自主任命主教及神職人員的權利,以及教區劃分等上級主級的權力。這些教會與羅馬的共融體現於教宗按法規確定各自治教會主教會議選出的宗主教人選,並共同舉行共融聖事(反之亦然,教宗就職時亦會有東方教會的宗主教及大總主教共祭)。

 

天主教會並不是一般教外人,甚至普遍平信徒所想像的一般是鐵板一塊,在神學思想、禮儀上高度一致,是一個十分羅馬、十分「西式」的教會;而是各種傳統,多元並存,展現了教會的大公性(Catholic)。儘管羅馬教會是天主教會最大的群組,但她並沒有壓倒其他的兄弟教會,要其與她統合,而是尊重各人的特點,讓大公教會展現出不同的模樣。

 

而該主日的彌撒正好展現了教會的大公性和羅馬作為「愛德共融之首」(《教宗司禮長禮儀論集》)的職務。在該台彌撒中,我會看到一台多元傳統並存,但仍十分協調的禮儀,以現代羅馬禮為本,但吸收了大量阿美尼亞禮儀特色,是一個看得出的共融行動。

 

同場有兩位阿美尼亞使徒教會的宗主教的參禮,表達了同一大公教會下羅馬教會渴望與其他禮儀教會溝通,達致共融,宗派之間不再敵對,而是互相對話和及互相合作,特別是該台彌撒重申了教會自聖若望保祿二世以來教會對大屠殺的批評,更是表達了羅馬教會對兄弟教會及信友的關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