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殺教室:淺談香港教育制度|Prisca Ho

暗殺教室:淺談香港教育制度|Prisca Ho

《暗殺教室》是一套日本校園動漫。看過了動畫版,發覺此部漫畫處處隱藏著不同的教育理念衝突之處,亦能展示出作者理想中的教育理想。雖然不是教育工作者,也沒有唸教育有關的課程,對此仍有一些想法,希望跟大家分享。以下我將會以這動畫作框架,為香港教育制度淺作探討。

 

背景

故事內容:「號稱史上最凶惡的超生物「殺老師」將月球炸掉了七成,並揚言明年要炸掉地球,卻因不明目的而擔任椚丘中學3年E班的教師。各國首腦將暗殺重任交給椚丘中學3年E班,為他們配送特製武器,希望學生們能在一年之內消滅殺老師。」(由於不太重要,直接摘自維基百科)

 

再簡單交代一下有關教育理念探討的背景:椚丘中學的理事長淺野學峯實行高壓統治,奉行精英主義、實踐階級制度,將全級成績最差勁的學生編進E班。學校制度處處歧視E班的學生,甚至瞞著E班更改考試範圍,令此班成績無可避免地持續低下。學校行政上處理的手法,令其他學生懼怕被編到E班,巨大壓力下迫著不停提升自身成績,以免墮進這個實際上不存在的深淵。生物「殺老師」相反奉行「全人」主義,以每個學生的成長、發展作目標重點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因材施教)。這樣看來,殺老師與理事長淺野學峯的教育方針大相逕庭。

 

十二年免費教育

《暗殺教室》中,E班的學生成績低下,大多對前途已經失去希望,可是仍然要繼續回校學習,被迫承受著來自四方八面的壓力。這裡我想起了十二年免費教育。可是,在那之前,大概要從強制15歲以下的兒童接受教育說起(九年強迫教育)。以前,考不上中學的學生會直接到工廠工作,這個政策實施後,學生失去了決定是否繼續讀書的選擇,只好在學校繼續咬緊牙關學習。我不是想抹煞這個制度的不好-香港作為知識型社會,似乎強制學童接受教育是推進社會的一個方法;可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種填鴨式教育。同時,學習過程中不斷被灌輸「成績代表能力」的觀念,成績差的學生只會認為自己是失敗者。實際上,除了讀書,一定有其他出路。誠然,學校教授的每個科目都有其用處,例如中英文溝通能力的鍛鍊、數學訓練的邏輯思維、通識課的批判思考、對於歷史的尊重執著等。這些沒錯對於一個人的發展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到底十二年免費教育對於學生是否最好?教育局在推行十二年免費教育的同時也有制定「多元出路」的措施,例如職業訓練局提供的「中專教育文憑課程」,為中三及以上學生開辦銜接課程,按學生修畢高中課程的年期,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入學點及修讀年期,為學生提供另一個選擇。雖然的確有其他的出路,可是現今輟學的年輕人似乎會被社會標籤「不願讀書」、「懶惰」、甚至是「不良少年」,有選擇,實質是沒有選擇(當然也有少數例外)。

 

小班教學

《暗殺教室》中的殺老師因為自身能力能夠應付,可以就每個學生的優缺點仔細教導,漸漸令學生重拾自信,對學習重拾熱誠,亦對將來有所盼望。「小班教學」背後的理念大概就是如此。老師能夠重點教授幾位學生,深入掌握學生學習進度。不過,香港的小班教學基準大概是每班25-30人,是否「小班」,有待斟酌。當然理想的話,十多人一班自然比較好(就例如香港提供IB的學校因收生不多所以能做到這理想的「小班」)。

 

可是現實中,目標成績為本的學校即使轉為小班教學,也未必能夠貫徹動畫中理想的教學。沒錯能比較瞭解每個學生學習的進度,但是能否同時兼顧學生個人的成長呢?在香港這個近乎病態的社會氛圍下,似乎未必能夠同時兼顧這麼多。老師除了教學,也需要同時處理不少行政工作,加上來自家長和社會壓力,成績幾乎肯定是放在首位。這樣的教學,造成了學生被要求幼稚園學習小學課程,小學學習中學課程,中學學習大學課程,然後,到了大學,才學習幼稚園時就應該開始掌握的人際溝通、待人接物、基本生活技能等等。除了這個問題,在學生的學習階段,也缺乏了個人成長的栽培。沒有人關心學童的心理健康,甚至出現同學說出「多點學生自殺能夠為自己減少競爭對手,是好事啊」這樣的話。本個學年,有二十多個學生輕生。不是傳媒沒有再大肆報導,事情就不存在。對於此事,不能視而不見。社會瘋狂的氛圍,可以怎樣改變?

 

教學理念

《暗殺教室》中的理事長淺野學峯對於學習有一套特別的理念:學習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戰勝他人。若是不能培養學生變得強大,教學就變得沒有意義。現實社會是殘酷的,理事長認為弱小的人會被社會淘汰,並斷定成績就是代表學生能力的全部。不單是學業成績,其他方面也要變得優秀,自己的兒子就是心目中的模範學生。不過,身心健康和個人發展卻不是他考慮的範圍之內。到了後來,他變本加厲,打算建造一所他教育理念的「完成型態」:就是參考監獄的新校舍-包含監視系統及防逃跑系統,讓學生在牢獄般的環境中學習。我想起了中國某些為學生預備高考,地獄般的宿舍-「超級高考工廠」。

aclassroom

考試制度

說到這裡,大概可以談談考試制度。考試的作用大致分為三個:certification(認證)、differentiation(區別)、和selection(選拔)。不過,是否能夠同時在同一份考卷中做到呢?動畫中看到學生面對考試的壓力相當大,甚至出現一幕學生一邊步操一邊溫習的畫面,儼如一支軍隊準備殺掉名為「考試」的敵人。沒錯,日本素有「考試地獄」之稱,不過近年已經在積極尋求改革,除了成績外,亦著重技能、思考能力、判斷能力、表現能力、合作性等。雖然香港的大學面試時亦會參考學生的學習概覽(於是大家努力去儲CV),可是仍然是著重成績;只有考試分數達到入學最低要求,才能有機會面試。學生激烈競爭下,每個學科每年都會公布各自的入學最低分數,間接表明該學科入學的最低要求,將成績較差的學生拒之於門外。大學入學除了分數,是否應同時著重學生其他方面的卓越?不單是參與多少課外活動,品行、思考判斷能力、創意、溝通技巧等,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除了成績外,必定有其他優勝之處。況且,不同學科所要求的都不同,為什麼要統一以成績判斷?

 

結語:天主教學校現況

制度下,有什麼出路?《暗殺教室》帶給我們的啟示,能應用到香港的教學上嗎?我們總不能單單期待著社會風氣的改革,或是有大量如殺老師這樣的老師忽然出現;特別是教會學校,是否更應秉持鮑思高神父「與青年同行」的宗旨,為學生謀最大的福祉?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現時大約有十五萬學生(包括幼稚園、小學、中學)就讀天主教學校,大約佔總學生人數17.2%。天主教教育事務處網頁上「天主教學校的願景與使命」中提到公義、愛德、生命都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亦提到:「全人的教育應包括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為了讓學生可以有更多時間接受全人教育,學校應作適當的課程剪裁和綜合,為了配合全人教育的推行,學校應採用多元化評估。」既然提到了全人教育的重要性,就應徹底實行-「一個都不能少」,每個學生都很珍貴,在學校眼中絕不能成為單單的數據。對於如此不公的評估考核制度,以及社會普遍的功利主義、成績至上的風氣,教會是否應該發聲、甚至協助作出改革?單單的道德教育、或是信仰的感化,是否已經足夠?

 

“Non scholae sed vitae discimus”:學習不是為了學習,而是為了生活。願所有學生都能得到幸福,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

 

參考資料:

暗殺教室,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A%97%E6%AE%BA%E6%95%99%E5%AE%A4

 

天主教學校的願景與使命,天主教教育事務處。

http://www.ceo.org.hk/userfiles/%E5%85%AC%E6%95%99%E5%AD%B8%E6%A0%A1%E9%A1%98%E6%99%AF%E8%88%87%E4%BD%BF%E5%91%BD.pdf

 

2015/16 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幼稚園、小學及中學程度),教育局。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en/about-edb/publications-stat/figures/Enrol_2015.pdf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