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的意義:淺談天主教徒與區議會選舉

區選的意義:淺談天主教徒與區議會選舉

文:Stephen

 

區議會選舉將於今年的十一月底舉行,這次選舉是雨傘運動之後,首次的全港性選舉。同時,隨著區議會的所有委任議席被廢除,除了27個鄉事委員會主席的當然議席外,全部區議會的議席都由直選所產生,故此這次選舉亦是香港一場接近名副其實的真普選。然而區議會本身只是一個諮詢架構,實權有限,於是往往被人忽略,投票率亦偏低。那麼這場區議會選舉有何意義?我們的教會、教友在當中又有甚麼的角色和義務?

 

區議員的政治影響力

 

區議員的影響力其實並不止於在地區事務上反映市民的意見,向相關的政府部門政府施壓,在其他的選舉中,他們亦有一定的權力。在行政長官的選舉中,目前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裡分別有57席和60席經港九區議會和新界區議會的議員互選產生,佔全個選委會近十分之一。

 

同時,區議會也坐擁立法會裡功能界別議席的提名與選舉權。立法會內「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的議席,就是由所有區議員互選所產生;另外,俗稱「超級區議員」的五個「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的議席,亦是先由最少15個區議員提名一張名單,再經全港市民選出。

 

我們一人一票所選出的區議員,不單對地區事務有影響力,同時亦影響著香港的行政、立法機關的選舉結果。區議會的選舉結果,影響從不限於一個個細小的選區,也影響著全香港。

 

社區發展

 

回歸區議會本身,雖然它只是地區諮詢組織,欠缺政治實權,不過它在社區的發展和規劃上,依然有它的功能和角色。當政府倡議地區的政策 (例如近年興建骨灰龕場) 的時候,區議會往往是被諮詢的對象,以收集當區居民的意見。同時,隨著政府近年來擴大區議會的職能,區議會可以藉著小型工程撥款,增建或改善一些社區設施;而2013年政府推行社區重點項目,更給予各區區議會一億的金額,實現社區規劃或地區政策。擁有這些溝通途徑和資源,區議會對於地區的發展其實有著重大的功能和影響。

 

然而,這個功能往往被扭曲,使區議會不但未能成為民意的代表,社區的規劃、發展亦往往未能符合居民的需要和意見。現時控制區議會的大多數議員,在社區事務上對居民的諮詢不足,使地區政策不能符合他們的需要。例如在社區重點項目中,不少區議會對於撥款的用途都未有充分諮詢居民的意見 (例如灣仔、觀塘等區議會),最後通過的撥款項目淪為地區的「小白象」,對於社區欠缺實際用途。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觀塘區的5000萬音樂噴泉,與及大埔的林村許願廣場旅遊配套設施。

 

教友、堂區的角色

 

作為教友,區議會的選舉、社區的事務對於我們又有甚麼意義呢?首先,公教徒在社會上同時亦有公民的身份,擁有投票的公民權利。在擁有公民權利的同時,我們亦應該善盡公民義務,積極參與投票;並按照教會的社會訓導,選出維護和促進公益的候選人。

 

此外,我們身為教友,也應該肩負起先知的職務,關懷社會事務。先知的職務,在於指陳公義,呼喚良知,例如在社會的議題上,指出當中的問題。我們關心社會的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由自己所身處的社區開始,留意社區內的規劃、資源分配;並就不合理的政策發聲,讓社區的發展更符合居民的需要。區議會正是其中一個影響社區發展的組織,關注其選舉、決策亦有助我們建設身邊的社區,履行關社的使命。

 

至於我們的堂區,亦應該給予教友充分的培育。透過不同的活動,讓教友了解教會的社會訓導、香港目前的社會議題,提升他們的認知之餘,亦能夠引起就相關議題的討論,營造關社的氣氛。同時,堂區或教會組織亦可以就選舉進行論壇或諮詢會,讓教友和社區內的居民對於候選人的政綱和理念有充足的了解,使讓他們能在選舉日時,按照自己的良心和決定來投票。

 

區議會的選舉,其實並非毫無意義,它對於我們身邊的社區,以至整個社會的發展亦有其影響力。而我們作為教友,亦可以今次的選舉作為契機,從自己的社區開始,實踐我們關社的使命。希望我們的教友、堂區,都能夠藉著這次機會,投身關社的事務,使我們的社會更為公義,更肖似天國。

About 網站介面預設語言 5 Articles
Jeremy,曙暉編委會成員,閒時熱愛寫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