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主教香港教區教務統計,截至二零一三年夏季,香港神父的總人數有301人,然而香港教區教友高達374,000人。在平均1名神父要面對1242名教友的情況下,可見香港教區對教友回應聖召有莫大需求。隨著近年香港教區推廣修讀執事課程,令香港的執事人數在短期內急增。
及此,本刊亦提出了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假若現在你感受到聖召,你會比教想要回應神父的聖召,還是執事的召叫呢?」本刊訪問一百名二十至三十歲的年輕男教友,發現大部分的年輕男教友都較為傾向回應執事的召叫,理由是他們都希望能渡婚姻生活,也有傳宗接代的考量,不過他們均強調這只是現階段的選擇,未來可能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有不同的想也說不定。不論教友們將來的選擇如何,無容置疑的是,執事的復興確實鼓勵了不少教友投入聖職人員的行列,分擔了神父的工作,暫時紓援了神父緊缺的情況。
教廷在梵二大公會議中提出恢復終身執事的職位,讓男教友在回應聖召當神父外有另一選擇。執事的品位不比神父高,所賦予進行聖事的權柄亦較少,但當中,神父與執事在職能上最大的分別,在於神父多側重處理堂區事務。相反,執事多處理對外社會事務。曾於屯門醫院牧靈部工作的曾執事指,因為自己並不能為臨終者進行臨終傅油,所以這並非為其職責,其職責是於傅油前後陪伴於病者及家人身邊,安慰並為他們祈禱。
被廢除近1600年,於恢複終身執事的職位後,美國及加拿大率先開辦執事課程,為國家培育出執事神職人員,至今,兩國各有約2萬名終身執事為教區服務。而香港則由1997年起推行執事課程,曾執事便是首屆兩名終身執事的其中一名。他形容,近年在香港教區的推廣下,執事人數有上升趨勢。截至去年底,己有27位執事於本港教區服務。不只這樣,於早前舉辦的執事之夜,現任執事向在場人士講解執事身份及定位,吸引近百幾人教友出席,舉辦地點座無虛席。其後副主教陸續接收不少有意成為執事的申請表,可見香港教區一直推廣執事職位收效。
儘管如此,有不少教友對執事的身份有誤解。究竟執事能否生育?執事需要修讀多年神學?執事能否「升職」當神父?
其實執事與神父大不同,兩者並不能互補更替。他們除了職責範圍如以上所說不同外,他們的培育方法有很大分別:神父需修讀共7年,包括4年哲學及3年神學;執事需修讀4年夜間神學,當中,會從神父所修讀的神哲學抽取重點修讀。由於雙方所修讀的課程不同,執事並不能在獨身時,甚至喪偶後隨便轉當神父。若有這樣的決定,只能隨教育途經,重新再讀七年的神哲學,完成神哲學課程才能成為神父。
在與曾執事進行的訪談中,執事多次提出生活見證。對執事而言,以婚姻見證牧民工作是他的使命。婚姻就是將兩個成長背景不同的男性及女性結合。婚姻初期必有更多的爭吵矛盾,但基於教會相信的婚姻不可執散性,兩夫婦需要融洽相處。但教友夫婦在他們的感情生活感到迷茫時,執事就能以自己的婚姻纓經驗與其分享幫助解決問題,見證婚姻生活。「拋棄個人既自我,先可以兩個人融洽相處。」
獨身自在 有其可取之處
現代不少男女或許對成為神父修女,要守獨身而感到不解。然而,當代入神父的角度,便會發現守獨身有其原因。成為神父修女,其工作性質有別於香港不少行業有一固定工作環境。他們需要按香港教區安排,而調任到不同堂區,甚至到外地堂區服務。當有妻子兒女,神父的考慮就多了。相反,守獨身所有的顧慮比已建立家庭的少,影響範圍亦比平常低。故此,守獨身也有其原因。
以其他宗教為例,如基督教的牧師允許結婚,雖然他們可以就他們的婚姻生活作見證分,但是亦因此牧師們未必能全心全意、毫無顧慮地為履行他們的聖職任務。如談神父所分享的一次經歷,他曾應邀給基督教的一些牧師作專題演講,當時他們的教會正在討論與職務調動有關的事宜,神父表示他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隱藏於牧師們心中的那份焦慮與不安。因為對他們來說,職務調動已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已,必然會牽涉到一家大小,而對沒有家室之累及後顧之憂的神父們來說,就不會牽涉得那麼廣,他只需把原有職務向接任者交代清楚,就可以了無牽掛的奔向新的工作崗位了。兩者相較,神父們的確有了較多的自由和較大的機動性。另外,其實基督教內也有一些獨身召叫的牧師,但他們很難活出這個聖召,因為平信徒已普遍地期望牧師是擁有婚姻的,故此有些教會會要求牧師候選人在按立前先結婚。
再以東正教為例,東正教的神父是可以結婚的,他們讓修士們在升神父前自行抉擇,一旦升了神父便應該遵守所選的身份,盡量不要隨意變更。但是東正教對於教會內的重要職務也較為傾向選擇獨身的神父擔任,而且他們的傳統要求主教是獨身的,以致他們甚難找到獨身的人選,往往要到隱修院裡才找到獨身的司鐸。
由此可見,「守獨身」對於聖職人員來說,確是有其本身的優勢,而且誠如談神父所說,每當他遇到一些教外的好心人士安慰他說:「聽說不久教會就可以准許神父結婚了!恭喜你囉!」對他們這份愛心與關切,他是既心領又感動的,但是有時也覺得有點兒啼笑皆非,因為神父認為他想結婚的話,當年就不會走上聖職之路了。那怕是現在,如果他真的感到當神父為他而言已失去意義的話,守獨身與否又有何差別呢?他仍然可以一走了之。他續道,畢竟當初選擇這條路,並沒有受到外來的壓力,完全是個人經過慎重考慮後所作的選擇。直至今天,不但沒有後悔,而且走得越是起勁。
神父婚娶 未倘不可
時至今日,天主教教會內外仍有不少反對神父獨身的聲音,就如本文開首提及的二十六名女子去信教宗,希望他重新審視天主教神父不能結婚的規範。又如近年曾有天主教徒向教廷施壓,指獨身傳統不合時宜,希望就此重新討論。然而對於神父應否保持獨身,教宗曾在其他媒體表示十分欣賞神職人員保持獨身這種生活規訓,而他亦相信這是天主教教廷的恩賜,但這只是規訓,不是永不更改的教條,對話的大門永遠打開。另外,除了現任教宗方濟各外,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亦曾指神父獨身並非絕對。
因此,隨着時代的轉變和需求,「神父守獨身」這項傳統也非絕對,討論的空間仍然存在,將來會否打破「獨身」傳統,也非不可能的。
【曙暉專題】牧職人員與婚姻
下一篇:冷知識 教會品位 神職的秩序
相關文章: